立即下载
为了大山的孩子(图)
2015-12-02 11:30:43 字号:

 

  图:江永高泽源林场大源村小学。尹奋松/摄

  

 

  图:江永高泽源林场大源村小学代课教师、“十佳爱岗敬业标兵”李海旺。尹奋松/摄

  

 

  图:讲授《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》。尹奋松/摄

  

 

  图:课后辅导。尹奋松/摄

  

 

  图:生活中的李海旺老师。尹奋松/摄

  本网讯(通讯员 谭宏福 宋友富)李海旺,男,35岁,江永县高泽源林场大源村小学的代课教师。十八年来,他既是校长又是教师,还是两三个头的班主任,他默默无闻的在大山里辛勤耕耘,把一个个学生送到了大山外去继续学业。李老师的事迹,深深感动了学生、家长和社会,今年4月被中共江永县委授予全县“十佳爱岗敬业标兵”称号。

  面对抉择,他毅然选择做家乡的代课老师

  大源村离江永县桃川镇20多公里,全村散居着102户人家,452口人,几十年来家家户户靠种田为生,无其他经济来源,生活条件十分简陋。1995年,由于大源村小学地处偏僻,通往村里的道路崎岖不平非常难走,没有一个老师愿意去那里教学,学校面临着撤校的困境。想到那些才6、7岁的孩子要走路到10公里之外的六十工完小读书,家长、孩子整日忧心忡忡,不知如何是好?时任村支书慧眼识珠,找到了木讷寡言,刚初中毕业回到村里的李海旺谈心,希望他能担当起这个重担,造福家乡百姓,成为孩子们的“指路明灯”。李海旺看着村支书殷切的目光,想到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睛,决定试一试。谁曾想,这一试,就是十几年。

  由于代课老师待遇太低,每月70元的工资根本不能解决家庭的窘境,看着父母为生计整日操持劳累而日渐苍老的身影,他心痛不已,纠结万分。有许多次,在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下,他打起了退堂鼓。然而,看着学校开学了,没有老师上课,家长、学生急得团团转,他对自己弃教的念头又开始动摇了,感觉很对不起孩子们。村民也纷纷登门拜访,大家发自肺腑地说:“你是一个很优秀的老师,孩子们不能没有你,我们的孩子交给你,我们才能放心!”就这样,为了不让家长、孩子们失望,他毅然决定守候着大山,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,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。

  面对学生,他总是以“慈母”般的爱对待

  李老师有颗慈母般的心,那是家喻户晓的。对学生总是像母亲一样关爱,为了能让刚上学的孩子尽快适应学习环境,他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外,总是融入到学生当中去与孩子们促膝谈心,消除他们对家人的牵挂和依赖,渐渐熟悉学校,勤于思考,热爱学习。每天放学的时候, 他总是亲自护送孩子们,目送他们一个个从学校走向回家的路才放心的离开学校。

  李老师爱学生之所爱,急学生之所急,平时跟学生一起游戏,一起聊天拉家常,与学生打成一片,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,然后有的放矢,有目的、有计划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,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。他对教学工作的那份热爱与责任,是大家有目共睹的。2011年5月1日,他三岁半的孩子在家不幸被开水烫伤,双手皮肤起泡溃烂,只好连夜送到桂林治疗,安顿好孩子后,他就把看护的任务交给爱人,自己立即赶回学校上课。在孩子治疗的一个多月里,他只耽误了学生两天的课程,事后还利用双休日为孩子们补齐了落下的功课。妻子埋怨他:“你这样整天呆在学校里到底为了什么,我要做农活,又要带孩子,你看看这个家成什么样子了?”听着妻子的数落,李海旺憨笑一下说:“有什么办法呢?学校里那几十个孩子没我咋办呢?”对此,村民们无不感动地说:“李老师,你为了我们孩子的学习,不该把你自己的孩子都忘了呀!”

  面对困难,他用细致耐心与自我充电克服

  十八来,李老师总是兢兢业业,认真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。教学中,他觉得最头疼的就是复式班的教学工作。由于学生年龄的差异,常常是两个头,有时是三个头。不管教学工作多么繁琐,他总是耐心细致,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着手,规范学生的言行,通过抓典型,树榜样,在班级中采用评比激励机制,形成学生互帮互学互比的竞争氛围,让学生通过竞赛看到自己的闪光之处,明白自己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。这样,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、感染、熏陶、激励的作用。因此他带的的学生都很遵守课堂纪律,能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。

  为了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,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理论水平,他参加了中师函授学习,而后又攻读大专教材取得了专科文凭。同时,他还自费购买书籍,钻研复式班教学的方式方法,不断给自己充电。多年的教学成绩,真实的记录了他教学成长的历程。2006年,他任教三个头,其中有三个孩子是毕业班学生,在统考中三个孩子同时收到了县城中学的录取通知书,一时在当地传为佳话。

  李海旺,一个付出艰苦劳动却领着微薄工资的老师;一个自己孩子不顾却顾及别人孩子的老师;一个节假日也到学校做常规工作,把学校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的老师;一个在全心全意毫无怨言地扎根在边远的山区、条件最艰苦的教学点上的老师......,但这样一个心中时刻装着学生的老师,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,李老师却局促不安地说:“我觉得很惭愧,我是一个平凡的代课教师,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,县委、政府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......”。

来源:江永文明网

编辑:redcloud

点击查看全文

回首页
返 回
回顶部